大豆是我国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农产品之一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,我国大豆品种在单产和含油量上仍有明显差距。2024年,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仅为美国的58%,平均含油量低于美国1~2个百分点。实现大豆高产与高油的协同提升,成为推动国产油用大豆产能提升的关键课题。
在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下,利用转基因与多基因聚合等生物育种技术,成功培育出耐除草剂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“脉育511”。科研团队通过转化耐除草剂基因,并聚合高油和高产相关基因,实现了油分与产量的双向提升。区试结果显示,“脉育511”耐受4倍剂量草甘膦除草剂,油分含量达23.69%,平均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8.4%。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,适宜在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。示范推广中,杂草防效达95%以上,比常规除草剂提高10个百分点,除草成本降低50%,有效减少除草剂残留和轮作减产风险。
作为我国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高油高产转基因大豆品种之一,“脉育511”在油分含量、耐除草剂性能等方面已达到国外品种水平,为提升我国大豆油用产能、破解轮作体系除草难题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




